基础部教学改革之
“国学经典诵读”进课堂实施方案(试行)
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濡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代新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同时进一步创新基础部课堂教学,活跃教学氛围,增强讲授类课程的课堂吸引力,决定在我部部分课程中试行“国学经典诵读”进课堂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诵读内容
《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中华字经》等适合我校青少年学生成人成才的国学经典。
二、参与对象
基础部语文、应用文、德育、就业指导、音乐等文科讲授类课程。
三、具体要求
1、每节课前5分钟为国学诵读时间,任课老师根据本学科的国学渗透计划,每节课前安排2分钟国学诵读和3分钟国学讲解。
2、各学科根据自己学科特点制定学期国学诵读进度计划,按进度计划组织进行诵读和考核,国学诵读内容应写入授课教案。
3、每班设立国学诵读员,配合任课老师做好上次国学的复习和本节课国学内容的预习和领读。
4、学期末国学诵读纳入本课程考核内容,可根据情况占不超过10%的考核成绩。
5、每学期举办国学诵读员交流活动,定期举办诵读或讲故事比赛。
四、时间安排
1、3月9日—3月15日,组织动员。
2、3月16日—3月21日,各学科分头学习本学科指定的国学内容,制定本学期国学渗透计划表。
3、3月21日---3月28日,各学科共同准备本学科需渗透内容的文字、图片及课件材料,并上传至群共享,以备科室其他人员共同学习提高和使用,各任课老师选举各班国学诵读员。
4、3月31日起开始实行本学期课前5分钟国学渗透活动,
5、5月下旬组织各班国学诵读员交流和比赛。
6、学期末对各班国学学习内容进行考核,并对本学期国学渗透工作进行总结。
五、国学经典渗透内容分配表
国学内容
| 渗透课程
| 负责老师
| 课次分配
|
《三字经》
| 《应用文》
| 王天慧 苗晋艳
| 16次(周2)
|
《弟子规》
| 《德育》
| 白 洁 王秀伟
| 8次(周1)
|
《百家姓》
| 《音乐》
| 石 潇 王朝蓬
| 8次(周1)
|
《论语》
| 《语文》中专
| 耿 洁 郭 品
| 16次(周2)
|
《千字文》
| 《就业指导》
| 刘莉红 毕 莹
| 8次(周1)
|
《中华字经》
| 《语文》技校
| 崔福荣 董海丽
| 16次(周2)
|
六、拟渗透国学经典内容简介
《弟子规》是一本道德风范的启蒙读物,每三字一句,通俗易懂,内容合乎我国礼仪道德和人性真善美的体现,又合辙押韵,便于诵读,虽然已经过去了300多年,流传至今,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熏陶以及现代社会人际和谐交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字经》皆为韵文,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如诗一般,朗朗上口,讲述了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古人做人准则和治学态度,也是一部简明中国通史。
《百家姓》是一本非常好的阅读材料,通过诵读,我们可以从中了解百家姓的起源与其深远影响。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十世纪北宋王朝起在中国广为流传。
《千字文》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常识,用四字韵语写出,由一千个不同的字构成,是一部优秀生动的小百科,很适合青少年诵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中华字经》是一种超级识字教材,以四字一句,分门别类、字不重复、韵语连篇的方法编撰而成。全文收录了汉字4000个,涵盖了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颁布的常用汉字。集识字、组词、习韵、正音、学知于一体,可使青少年儿童在4——6个月掌握一生常用的全部汉字。
基础部
2014/3/12
